【車訊網 報道】要保持汽車整潔的車容,打蠟是不可少的。而許多駕駛員對此有片面認識,要么頻繁打蠟,要么干脆不打;還有些駕駛員認為,車蠟越貴越好,專挑進口車蠟使用。其實這些做法是不恰當的。那么,應如何為汽車打蠟呢?汽車打蠟有哪些好處呢?汽車漆面不打蠟又有哪些傷害呢?本期話題,車訊網編輯將講解打蠟與不打蠟存在的本質差別。
作為汽車美容的傳統項目,打蠟的作用首先就是防水,防酸雨,由于車蠟的保護,會使車身的水滴附著量減低,效果十分明顯,能達到50%到90%;其次是防高溫和紫外線,天氣炎熱時,汽車常年在外行駛或存放很容易因光照而導致車漆老化褪色,而打蠟形成的薄膜可以將部分光線反射,有效避免車漆老化。
再次就是車蠟在秋冬季節(jié)可以防靜電,當然同時也防塵。汽車在行駛時與空氣摩擦產生靜電,而車蠟則可以有效地隔斷車身與空氣、塵埃的摩擦。少了靜電車自然少了灰塵的吸附,而且車蠟還能起到上光的作用,使汽車顯得更新更好看一點。
車蠟的種類區(qū)分
目前,市場上車蠟各類繁多,既有固體和液體之分,也有高檔和中檔之別,還有國產和進口之選擇。由于各種車蠟的性能不同,其作用效果也不一樣,所以在選用時必須要慎重,選擇不當不僅不能保護車體,反而使車漆變色。一般情況下,應根據車蠟的作用特點、車輛的新舊程度、車漆顏色及行駛環(huán)境等因素綜合考慮。對于高級轎車,可選用高檔車蠟;新車最好用彩涂上光蠟以保護車體的光澤和顏色;夏天宜用防紫外線車蠟;行駛環(huán)境較差時則用保護作用突出的樹酯蠟比較合適;而對普通車輛,用普通的珍珠色或金屬漆系列車蠟即可。當然,選用車蠟時還必須考慮與車漆顏色相適應,一般深色車漆選用黑色、紅色、綠色系列的車蠟,淺色車漆選用銀色、白色、珍珠色系列車蠟。
蠟的概念已由一般的單純打蠟上光發(fā)展到今天的保護性上光,已成為當代汽車美容護理之必須。打蠟前應注意兩方面問題:一是選蠟,二是操作。選蠟應根據車漆保護的需要進行,盡量根據車蠟的不同功效結合車漆特點精心選擇,這樣效果會更加明顯。
手工打蠟的方法
打蠟的操作一般在車體洗凈后進行,現在的車蠟多為液體蠟,使用前,將產品搖晃均勻,用少許倒入濕布或海綿上小面積在車漆表面擦拭,稍干后,再用軟潔布反復擦干即可;另外還有一些是固體蠟,操作方式大體相同,越高級的蠟開蠟時越省時、省力。打蠟操作時應在陰涼處為妥。另外,一輛車在做了研磨拋光后,必須要涂保護性上光蠟,這樣能使車漆光澤倍增。并有長時間的保護作用。
手工上蠟簡單易行。手工上蠟時,首先將適量的車蠟涂抹在海綿上,(專用打蠟海綿)然后按一定順序往復直線涂抹,每道涂抹應與上涂抹區(qū)域有1/5—4/5的重合度。防止漏涂。但要注意,手工打蠟時不要在強光、高溫的露天條件下進行,否則打蠟的效果將大打折扣。
機器打蠟流程
今天,車訊網編輯主要介紹的是機器打蠟,機器打蠟與手工打蠟又有哪些區(qū)別呢?這個主要是節(jié)省手工打蠟的時間,其次,機器打蠟比起手工打蠟來的更均勻,對漆面的傷害相對來說比較中和。
如果手工打蠟的時候不用力拋光,只是把蠟擦上,再用毛巾手工擦掉的話,機器打蠟效果是比手工打的好一些,那是因為機器在操作的過程中,采用的是轉圈的打蠟方式,打蠟過程比手工打蠟均勻,而且一般機器打蠟不會疏忽某一個地方的打蠟次數。但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比較高,工人操作不當的話,是有可能損傷漆面的。
其實兩者各有利弊:機器打蠟相對比較均勻一些,效果也較好;而手工打蠟雖然均勻度不夠,,卻能照顧到汽車的邊、角、棱等機器無法覆蓋的地方。因此,在操作機器打蠟的同時,施工人員也會兼顧汽車邊角的打蠟,手工與機器的結合,讓汽車漆面打蠟時不存在任何的死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