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,我駕車首次進入四川省阿壩州與甘孜州的交匯處——塔公、小金等地,并攀登了四姑娘山當中的二峰。這一帶在民國年間屬西康省,1955年撤銷,但它絢麗的風景極為誘人,尤其是近年,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向往。前不久,借著試駕新款捷達的機會,我再次來到這里,重溫10年前的難忘之夢。
西康省的范圍——基本是歷史上的康巴藏區(qū)。
今天四川省西部的3個州——阿壩州、甘孜州、涼山州,在民國年間,有2個屬于西康省。西康省是個很年輕的省,只存在16年。西康省的范圍,差不多就是歷史上的康巴藏區(qū)——藏民族居住地主要分為3塊,衛(wèi)藏(今日西藏)、安多藏區(qū)(青海、甘肅、四川)、康巴藏區(qū)(四川、云南)。
西康省的西端,是今天西藏的昌都,東端是距離成都不算太遠的雅安。在如此之大的范圍內(nèi),雪山、峽谷、藏寨、羌居,一個個誘人的景色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是自駕游的絕佳之地。就算跑上半個月或1個月,仍能讓人流連忘返。而我此行只有3天半時間,只能在康定、小金和金川游蕩一番。這一帶,有被譽為攝影天堂的新都橋、有輝煌的喇嘛廟塔公寺、有令人神往的美人谷(東女國)、有高聳入云的四姑娘山,更有獨具特色的藏族村寨與羌族民居。
此行的坐騎——新款捷達。
盡管時間短暫,但能在首赴西康10周年之際,再次領略,自認為頗有意義。支持我完成這個愿望的,是幾個月前剛剛上市的新款捷達。在我國的大眾汽車里,捷達以經(jīng)濟實惠著稱,眼下的最新款雖進步很大,但出于售價所限,技術(shù)含量無法與速騰相提并論,不過,與某些同級車型相比,它的品質(zhì)與實惠,早已深入人心。
在川西翻山越嶺,有人以為非越野車不可。從成都往西去,一路所見,也確以大排量四驅(qū)車為主。捷達是輛轎車,且只有1.4/1.5升的動力,能否順利跑完全程,恐怕還是個未知數(shù)。因為,我并非打算一直沿著公路走,而是會不斷離開它,深入某座山、某條溝。
景觀大道——令我魂牽夢縈的318國道。
自雅安開始,駛上318國道。這些年跑了許多路,但沒有哪一條,能像318那樣,讓我魂牽夢縈。我第一次自駕車走這條路前往拉薩是2002年,當時這路上的汽車極為稀少,往往一整天也看不到幾輛,以至于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整個世界是自家后花園的錯覺。從成都到拉薩,中間要翻越14座山,第一座是二郎山,最為小兒科,接著就都是大山了,尤其是剪子彎山、覺巴山、東達山,上山之漫長、路面之狹窄,讓我至今記憶猶新。遺憾的是,那些美好記憶,如今已經(jīng)難尋,柏油路面、穿山隧道,把昔日的艱辛,改造成為通暢。
翻越折多山——進入藏區(qū)。
經(jīng)過瀘定橋,往西過康定,再翻過折多山,便進入人文地理意義上的藏區(qū)。海拔也從1300米,升到4300米。2002年我駕駛2020越野車,第一次爬到海拔4000米時,發(fā)動機熄火,只好攤開工具,進行修理——那次出游,我攜帶了數(shù)十種備件,以及全套的修理工具,2個月走下來,日均修車2小時,回到北京,備件所剩無幾。當然,以后的數(shù)次自駕游,車況都很棒,再也沒出現(xiàn)過如此悲哀的經(jīng)歷,這次的捷達,也是如此。
捷達是一輛1.4/1.5排量的車,最大功率81千瓦,僅從排量看,有人會認為馬力不夠強,可如果把功率與最大質(zhì)量對比,能夠得出0.05千瓦/千克這樣一個數(shù)據(jù),這是什么概念呢?普拉多2.7車型的這一數(shù)據(jù)是0.042千瓦/千克,漢蘭達2.0T是0.062千瓦/千克,可見,捷達的動力性能正好位于它們之間。把這個成績與售價對比,我認為動力不僅無可厚非,在日常生活中,也綽綽有余。事實上,當我駕車翻越4300米的折多山時,印證了這一點。正常駕駛,沒有絲毫不妥,升高的海拔與其毫無關系;在坡道上忽然加速,發(fā)動機轉(zhuǎn)速驟然提升到四五千轉(zhuǎn),反應激烈,有些不太舒服,但動力很快顯現(xiàn),足以支持超車。我想,如果是手動擋車,面對這種高海拔的上坡路,應該更有優(yōu)勢。
康巴藏區(qū)——住宅別具特色。
進入藏區(qū),誘人之一是風景,其次是民族風情??蛋筒貐^(qū)與衛(wèi)藏、安多藏的風情有些差異,單就房屋而言,我覺得這一帶更好看——民宅通常都是兩層,以石筑墻,猶如微型城堡。房屋細節(jié)處理的很精致,比如彩繪。
新都橋——昔日在這兒住兵站。
翻過折多山進入藏區(qū)后,第一個較大的鎮(zhèn)子是新都橋,以風景優(yōu)美著稱,但我在早期地圖上并沒有找到“新都橋”三個字,只看到“東俄洛”這個地名。第一次到這兒,鎮(zhèn)上最大的建筑是監(jiān)獄,街上人很少,旅館、餐館也不多,于是住在兵站,享受了幾天軍事生活——當年走318,沿途住過很多次兵站,每晚15元左右,餐費另算。
攝影不簡單——大腦、技術(shù)、天氣、角度、運氣,缺一不可。
后來,新都橋名氣越來越大,被譽為攝影天堂,各種接待設施紛紛建立。盡管游客如織,但景色依舊很美,尤其是每年秋季。當然,所謂攝影天堂也得需要大腦與運氣,技術(shù)不靈、天氣不好、角度不對、光線不合適,照樣難拍佳作。
我此行目的不是為了攝影,故在新都橋簡單一看——昔日住過的兵站已經(jīng)變?yōu)榫频?,解放軍叔叔搬進了新蓋的大樓——便迅速離開了。
新都橋沒有固定游覽點——四處走走即可。
新都橋往北大約30公里,是塔公鎮(zhèn),一路上都是藏族村莊——新都橋沒有明確的觀光點,鎮(zhèn)子本身幾乎沒有任何觀賞價值,鎮(zhèn)東面的瓦澤鄉(xiāng),鎮(zhèn)北前往塔公的路上,隨意走走,還算不錯。
往北是塔公——更具高原韻味。
塔公鎮(zhèn)有座塔公寺,附近還有一片開闊地,有大量佛塔,還能遠觀雪山,是特別吸引游客的地方。
這幾年走藏區(qū),最為顯著的變化是寺院輝煌了許多,個個金光閃閃,都是新近重新修飾過的。
在藏區(qū),寺院是最常見的建筑。只要不是旅游熱點,通常都可以隨意進去參觀,無需買票。
塔公寺見聞——藏人終生走在轉(zhuǎn)經(jīng)路上。
與漢地佛教相比,藏傳佛教寺院的構(gòu)造相對簡單一些,主要是一座大殿,環(huán)繞寺院一周,會有許多瑪尼輪,信眾們會沿著它轉(zhuǎn)寺,并口誦六字真言——這是一句咒語,內(nèi)涵很深,簡單理解的話,或許可以認為是贊美觀世音菩薩(稱為觀自在更準確),與其略有相似的是,漢地佛教信眾口誦南無阿彌陀佛,所謂南無,也可以理解為贊美(或恭敬)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外加大勢至菩薩,合稱西方三圣,掌管西方極樂世界。那是一個沒有痛苦且平等、快樂的世界,是信眾們夢寐以求的地方。
八美是個路口——川藏北線也很精彩。
塔公寺往北的八美,是個路口,往西去,便是川藏北線,也就是317國道。那是一條同樣極為誘人的路線,比如以五明佛學院著稱的色達、以印經(jīng)院著稱的德格、格薩爾王的誕生地阿須,等等。但此次時間不足,我只能前往東北方向的丹巴。
丹巴的主人——嘉絨藏族。
丹巴距離新都橋只有150公里,但差異較大——新都橋一帶屬于高原風貌,丹巴則以峽谷風貌為主;其次,新都橋一帶的主人是康巴藏族,丹巴一帶的主人是嘉絨藏族。
嘉絨藏族是藏族的一個分支,他們的房屋雖然也是石筑,但顏色、細節(jié)處理,與康巴藏族并不一樣。比如,他們的房屋外表大都涂成白色,屋頂有4個角。
后來,在黑水縣的色爾古藏寨,還見到屋頂四腳擺放著4塊白石頭,據(jù)說是當?shù)厝说募漓雽ο蟆?/p>
丹巴一帶嘉絨藏族的居所,大都呈碉房狀。房屋猶如一座堡壘,具有很強的自衛(wèi)能力。有些房屋還連著一座高高的碉樓,自衛(wèi)能力更強。
說到碉樓,它是丹巴最為出名的建筑,游客們到這兒來,十有八九,都是沖著它來的。
63.36萬
8.72萬
4.91萬
31.63萬
31.54萬
0.14萬
0.13萬
0.11萬
0.11萬
0.1萬
0.09萬
0.05萬
0.03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