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徐悲鴻故居
宜賓與重慶之間有高速公路,270公里,3個小時就到了。進入重慶時,外地車輛需要交納25元的市區(qū)道路費,有限期24小時,出城時驗票,如果超過了24小時,再按日補交。雖然很貴,但重慶的路網修的很好,不像北京,只修路,沒有構成路網,所以該堵還得堵。
重慶在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,是中國的臨時首都。中華民國政府在這里,進行著頑強抵抗,并最終贏得了勝利。但我首先要去尋找的,是徐悲鴻先生的故居。
徐悲鴻是江蘇宜興人,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,父親是個鄉(xiāng)村畫師,也許是遺傳,徐悲鴻17歲便在當?shù)貙W校擔任繪畫教員。憑著刻苦,徐悲鴻的繪畫技藝愈加出眾,從而獲得了留學日本和法國的機會,回國后一直從事教育事業(yè),曾在中央大學等學校任教??箲?zhàn)時期,他在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舉辦義賣,用自己的繪畫宣傳、支援祖國的抗日戰(zhàn)爭。
當徐悲鴻正在新加坡舉辦畫展時,恰遇日本偷襲珍珠港,太平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日軍進攻新加坡,徐悲鴻只好趕往緬甸,然后沿滇緬公路來到昆明,并于1942年抵達重慶。不久,徐悲鴻開始籌辦中國美術學院,這是利用中英庚子賠款所建立的,為了給學院準備圖書,徐悲鴻又從重慶來到桂林,取走幾年前存在桂林的藏書,因為工作中需要人手,便在當?shù)卣衅笀D書管理員,一位叫廖靜文的女子被錄用,她在3年后成為了徐悲鴻的妻子。
籌備中的中國美術學院,院址位于磐溪,這里屬于重慶的遠郊區(qū),在嘉陵江北岸,江對面是沙坪壩,中央大學遷到重慶后,就設在了那里。學院籌備處租用了石家花園的石家祠堂作為辦公和居住所用,據(jù)廖靜文女士的《徐悲鴻一生》中記述:這是一所建筑在山上的房屋。房屋分為兩層,下面一層全部是石室,用石頭砌成,沿梯而上,有寬闊的院落,中間有一座亭子,內置石家的祖宗牌位,兩側是兩座兩層的小樓,隔亭相對而立。小樓全部是木質結構,制作粗糙,甚至連玻璃窗也沒有。但在戰(zhàn)時的重慶,這已是難覓的佳園了。周圍蒼松翠柏,梅竹掩映,十分幽靜。出門便是一條青石板路。往前走數(shù)百米,有陡峭的數(shù)百級石梯沿山而下,直達嘉陵江畔。
查閱地圖,找到了磐溪,于是,駕車前往。那一帶已經蓋起了很多居民樓,連續(xù)向2位路人詢問石家花園,結果都說不知道,覺得很奇怪,石家花園是當年此地一位石姓富商所蓋,按理說名氣應該不小,可能是沒問對人。按照書中所記載的情形,從江邊開始,再次尋找,穿過一個雜亂無比的農貿市場,看到前面有片樹木茂密,且有些老房子的地方,估計應該就是了,繼續(xù)走,終于看到了“徐悲鴻故居”的文保石刻。
接近故居時有座樓房,應該是后來所建。
書中所記載的石室,已經沒有了。
廖靜文女士所說的石室已經沒了,但石墻壁還有一些,往上走,確實有個寬敞的院落,兩座小樓一左一右,相對而立,只不過小樓不是木制的,而是磚砌的,不知道是廖女士記憶有誤,還是房屋后來重蓋了,另外,院落中間沒有亭子,只有幾位居民在烤火取暖。
這座小樓就是徐悲鴻當年住過的地方
院中的亭子已經不見了
小樓上有4個房間
很多人都知道徐悲鴻的“馬”,但實際上,徐悲鴻的作品種類非常豐富,奔馬只是其中之一,徐悲鴻很善于把西方繪畫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,從而創(chuàng)造出一種新穎而獨特的風格。此外,徐悲鴻的很多畫都具有時代的含義,比如,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的頭幾年,中國軍隊一瀉千里,半壁江山淪陷,徐悲鴻在1940年創(chuàng)造了大型國畫《愚公移山》,以畫寓意,中國終有一天,能戰(zhàn)勝日本侵略者。
據(jù)記載,徐悲鴻先生當時住在這間小樓的二樓,上去看,有4個房間,仍有人居住,不知道當年徐悲鴻先生住在哪一間。徐悲鴻雖然是位非常有名的大畫家,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,并不隨波逐流。1953年因病去世后,周恩來題寫了“悲鴻故居”,遺憾的是,故居在修建地鐵時被拆除,10余年后,在新街口北大街修建了徐悲鴻紀念館,展覽內容是廖靜文捐獻的1350幅徐悲鴻繪畫以及徐悲鴻收藏的唐、宋、 元、明、清代1100多幅書畫。
看的故居多了,逐漸發(fā)現(xiàn),那個時代的學者,多數(shù)都是純粹的學者,以學術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、終極目標,沒有什么雜念,沒有什么旁的東西在里面。
重慶的抗戰(zhàn)遺址
重慶是個山城,但城內有些街道,非常幽靜,與想象中的山城,有較大出入。我曾多次來到重慶,這次,只是看了看與抗戰(zhàn)有關的建筑。
環(huán)境幽雅的中山四路
在城內的中山四路上,有2個地方值得看,第一是周公館,第二是戴笠故居。說到戴笠,有人會立即想到特務,但也不能否認他的軍統(tǒng)局,在抗戰(zhàn)中的貢獻。
周公館是周恩來在抗戰(zhàn)期間,在重慶的居所,其實這里更主要的,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設在城區(qū)的辦公點。
同樣是在嘉陵江畔的嘉陵新路上,有所很安靜的院落,這里是史迪威的故居。
史迪威對于中國抗戰(zhàn)貢獻頗大,在他的堅持下,中國遠征軍的2個師經過全面培訓,更換了美式裝備,變成了中國最具戰(zhàn)斗力的部隊,收復了緬北地區(qū),開通了中印公路。正因如此,蔣介石雖然與史迪威矛盾重重,甚至為此趕走了史迪威,但還是把這條路命名為史迪威公路。事實上,史迪威38歲的時候,就曾為中國修過路,那是協(xié)助國際賑災委員會,在我國山西修筑汾陽至陜西西安的公路。想不到在61歲時,又一次為中國修建了中印公路。
在中國抗戰(zhàn)歷史上,史迪威和陳納德兩位美國人,對咱們中國的貢獻,實在太大了。我覺得,中國應該永遠記住他們,永遠感謝他們。
在重慶郊外有一座南山,山中是抗戰(zhàn)時期國民政府高級領導人的居所,比如蔣介石、宋美齡等,目前這里已經開放了,起名為“重慶抗戰(zhàn)遺址博物館”,環(huán)境一流,展覽內容豐富,很值得一看。
進門不遠,首先是收復臺灣的紀念碑。1895年,中日戰(zhàn)爭(亦稱甲午戰(zhàn)爭)結束后,因為戰(zhàn)敗,清政府只好把臺灣割讓給日本,直到1945年抗戰(zhàn)結束,獲勝的中國,才將臺灣收復。
這一帶是座相對獨立的山,曾叫黃山,據(jù)說是因為一位黃姓商人在這里建有別墅,故而得名。民國政府遷移到重慶后,從商人手里買下地產與房產,用于領導人居住。
這里的環(huán)境相當幽雅,與重慶隔江相望,站在高處,是欣賞整個山城的絕佳之地。
比較大的一棟房屋叫云岫,是當年蔣介石的居所。
在云岫的下方,還有一座叫松廳的建筑,是宋美齡的居所。
不管是云岫還是松廳,屋內陳設都已被恢復。
小時候讀的歷史課本,只是說九一八時期,蔣介石命令張學良不準抵抗,從而喪失大片國土,但之后的抗戰(zhàn)歷史,當時的課本上沒說。
1938年,中國軍隊在戰(zhàn)場上連連失敗,一退再退,這是抗日戰(zhàn)爭最艱苦的時期,日本2次發(fā)表“近衛(wèi)聲明”,敦促民國政府投降,當時,身為國民黨副總裁的汪精衛(wèi)表示響應“近衛(wèi)聲明”,從而走上了可恥的賣國道路。1940年3月30日,汪精衛(wèi)在日本人的支持下,在南京成立偽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”。(下圖)
面對日本的“近衛(wèi)聲明”,蔣介石的反應是:“骨子里實在是暗藏著機械利刃”,“這是敵人整個的吞滅中國,獨霸東亞,進而企圖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陰謀的總自白;也是敵人整個亡我國家、滅我民族的一切計劃內容的總暴露”。
1937年7月17日,針對盧溝橋事變,蔣介石在廬山發(fā)表講話:“如果戰(zhàn)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,年無分老幼,無論何人,皆有守土抗戰(zhàn)之責任,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。”
1943年2月18日,宋美齡以特使身份在美國國會發(fā)表演講,向美國人民介紹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戰(zhàn)的情況。演講多次贏得雷鳴般的掌聲,直至最后全體起立鼓掌。她的演講通過收音機在全美轉播,引起了轟動,從此,美國開始大力援助中國,總統(tǒng)羅斯福甚至說,要以“上帝允許的速度”給中國運送軍火。
日本人見到重慶方面如此頑強,對重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轟炸,在5年時間里,對重慶轟炸218次,出動9000多架次的飛機,投彈11500枚以上。蔣介石在黃山的官邸也曾遭到轟炸,1941年,日本一位少將親自率領27架飛機轟炸此地,炸死衛(wèi)兵2人,炸傷10余人。下圖為蔣介石與宋美齡在防空洞門前的留影。
抗戰(zhàn)中的中國與美國,成為了盟友,為此,1943年1月11日,中美兩國在華盛頓簽署了《中美新約》,廢除了美國在中國的治外法權。就在這一天,中國與英國在重慶,也簽訂了相同內容的條約,至此,清朝時喪失的法權,被收了回來。
這是中國第一次與西方大國平等地站在了一起,為此,重慶舉行了游行慶祝。
更為榮耀的是,抗戰(zhàn)結束前夕,中國參加了舊金山制憲會議,后來,聯(lián)合國憲章簽署,中國成為常務理事國。下圖是1945年8月24日,蔣介石在“聯(lián)合國憲章”上簽字。
重慶市中心解放碑一帶,現(xiàn)在是繁華的商業(yè)區(qū),解放碑顯得并不出眾,可事實上,它在當時是一個標志性建筑。在1940年,為了鼓舞士氣,建設了這座紀念碑,當時叫“精神堡壘”,1945年抗戰(zhàn)勝利后,改名為“抗戰(zhàn)勝利紀功碑”,是全國唯一的紀念抗日戰(zhàn)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。1950年,更名為“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”,簡稱解放碑。
距離解放碑不遠,時尚的商業(yè)大樓前,是重慶大轟炸的遺址所在。1941年6月5日,在日機的轟炸中,由于混亂、管理不善以及擁擠,這里的防空洞有大量市民死亡,死亡人數(shù)至今不詳,被稱為較場口隧道窒息慘案。
以往來到重慶,為的是從朝天門碼頭出發(fā),乘船游覽三峽,而這一次,我是為尋訪抗戰(zhàn)而來,據(jù)介紹,重慶是全國保存抗戰(zhàn)遺址數(shù)量最多的城市,共有抗戰(zhàn)遺址767處,現(xiàn)存395處,已經被妥善保護,并能順利參觀的,所占比例雖然不大,但確實在逐年增加。
希望下一次再到重慶,能看到更多的抗戰(zhàn)遺跡。
因為在這里,中國正義的人們,以頑強的意志,頂住了日本的侵略,理應讓后人永遠記住這段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