騰沖印象
天亮后,開車下山,回到怒江邊上,沿著320省道繼續(xù)往南,過了潞江鎮(zhèn)7公里,有個杭瑞高速(G56)的入口,從這上高速,走31公里,在一個岔口轉上保騰高速,一直往騰沖方向,中間有一段高速路還沒修好,需下高速走13公里的普通路。
騰沖雖然只是個縣,但規(guī)模頗似地級市,城南6公里處還有機場。在歷史上,這里曾叫騰越,因為漢朝時這里曾是藤越國,是南詔國的屬國。明朝是這里曾設立騰沖州,行政版圖包括了今天的老撾和緬甸,緬甸北部的城市密支那,距離騰沖只有217多公里,那一帶是出品翡翠的地方,所以,明清時代都說騰沖產翡翠,這個說法,一直保持到清末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。
正是因為有了翡翠,加之騰沖壩子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馬幫商道四通八達,所以,騰沖的商業(yè)繁榮,經濟發(fā)達。少出門的人,一旦來到距大城市較遠的地方,往往會感慨:這里人們可能一輩子都沒出去過,去趟大城市多不容易呀,他們好可憐呢。
如果走的地方多了,您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感慨其實很多都是井底之蛙才會有的感慨。
密支那雖然不屬于中國了,但緬甸人挖出來的翡翠,基本上都被中國人消費了,騰沖近水樓臺,做起翡翠的生意,具有得天獨厚的優(yōu)勢。剛進城,就見到玉石商店一個接著一個。那天晚上,我開著車試圖尋找一家有特色的餐館,遠遠看見很大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筑,車輛進進出出,以為是騰沖城里著名的餐廳,于是開車進了院,進去后才注意到,這里是個玉石商場,巨大的院子里,停滿了旅游團的大客車,見勢不妙,趕緊走,聞訊而來的接待人員熱情地跟我打招呼:怎么沒下車就走呀?咦,你車上的客人呢?
近年修復的騰沖北城門
絕大多數(shù)游客來到騰沖,都會游覽火山、溫泉、古鎮(zhèn)和濕地。而我的目標卻是:國殤墓園、抗戰(zhàn)紀念館、李根源故居、抗戰(zhàn)政府。前三個都在市區(qū)范圍,彼此相距百米而已,抗戰(zhàn)政府比較遠,在騰沖北邊53公里處的界頭鄉(xiāng)。
此外,還特別想看看騰沖的城墻與城門,不過,城墻與城門在戰(zhàn)爭中都被毀了,前些年恢復了北城門和文昌閣,以及它們之間的一段路。“探索 發(fā)現(xiàn)”播出的紀錄片《中國遠征軍》里曾提到,遠征軍翻過高黎貢,攻打騰沖時,美軍第一天出動了60架飛機轟炸,可城墻居然沒塌,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騰沖的城墻是火山石做成的,這種石頭有一定的彈性,把炸彈彈開了,于是,美軍在炸彈前焊了幾根鋼釬,又派飛機去炸,這回管用了,炸毀城墻13處。遺憾的是,不管是城墻還是城門,都不在了。
遠征軍士兵用火焰噴射器攻擊駐守騰沖的日軍(美軍通信兵拍攝,摘自《國家記憶》一書。)
遠征軍士兵在城墻前搭起云梯發(fā)起進攻(美軍通信兵拍攝,摘自《國家記憶》一書。)
遠征軍在騰沖城內與日軍展開巷戰(zhàn)(美軍通信兵拍攝,摘自《國家記憶》一書。)
畢竟,在攻打騰沖的過程中,遠征軍打得極為艱難,美軍雖然把城墻炸塌了,遠征軍沖進城內,可接下來的巷戰(zhàn),讓遠征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,整個騰沖城,遠征軍是一間屋子一間屋子地打下來的,從8月2日開始攻城,直到9月14日才把日軍完全肅清,整整打了44天。而騰沖城從南到北也只有2000米,平均每天前進45米。
近年修復的騰沖北城門
進入北城門,有一段街道恢復成了古色古香的狀態(tài)。
與北城門相對應,是新建的文昌閣,原物已在戰(zhàn)爭中毀掉。
從北城門到文昌閣之間,兩側大都以玉石商店為主。
在騰沖城內與日軍展開巷戰(zhàn)的,是第20集團軍的5個師(預2師、198師、36師、116師、130師);守敵是日軍56師團的148聯(lián)隊,此外,當遠征軍翻越高黎貢之后,56師團從另外5個聯(lián)隊里各抽一部,拼湊起來前往騰沖以北阻擊遠征軍,這些聯(lián)隊的殘余人員,最后也匯集到騰沖,加入巷戰(zhàn)行列。在8月中旬美軍的一次轟炸中,有一枚炸彈命中了位于城東門的守備隊本部,聯(lián)隊長藏重康美大佐被炸身亡,接下來1個月的戰(zhàn)斗,是由太田大尉接替指揮的,這位大尉在末日之際,燒毀了聯(lián)隊旗,帶著最后一班人馬,以自殺式沖擊結束了這場戰(zhàn)斗。
20集團軍從翻越高黎貢到收復騰沖,共擊斃日軍6000余人,軍官100多人,俘虜軍官4人,士兵60余人,營妓18人,第20集團軍傷亡士兵17275人,傷亡軍官1334人。(數(shù)字援引《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——對日抗戰(zhàn)時期第二編〈作戰(zhàn)經過〉》,另一本著作里提到傷亡士兵17075人,傷亡軍官1234人。)
日本人對于這場戰(zhàn)斗很自豪,稱其為“玉碎戰(zhàn)”。意思是全部戰(zhàn)死,寧為玉碎不為瓦全。類似這樣的戰(zhàn)斗還有松山之戰(zhàn),那場戰(zhàn)斗的生還者比騰沖更少。就在前幾天,新聞里說有個日本兵,奉命潛伏在菲律賓的一個島上打游擊,由于沒有接到上司的命令,他在島上一直打到1974年,比他的國家多打了29年,因為他深信日本是個寧死不屈的民族。有個日本探險家找到了他,但他堅持要得到上司的命令,探險家立即返回日本,找到了29年前指揮他的一位少佐,這個日本兵才放下武器,最終回到了日本。上周四,這個日本兵去世了。
不管怎么說,那個時代日本人的頑強與認真,值得咱們學。如果咱們中有一半的人具備這種性格,中國可就不得了了。
騰越路上的李根源故居,國殤墓園的名字就是李先生所起。
騰沖市區(qū)鳳山路上一家糧油批發(fā)市場里的英國領事館。
領事館墻壁上,彈痕累累,記錄著當年的戰(zhàn)爭。
騰沖城南的來鳳山,當年曾爆發(fā)過激烈的戰(zhàn)斗。
1944年來鳳山激戰(zhàn)時的照片。
今天,來鳳山上的陣地依然存在。
站在來鳳山上,俯瞰騰沖市區(qū)。
在市區(qū)南側的翡翠路上,有一座198師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碑??唇榻B,以前這里屬于騰沖賓館的花園,后來紀念碑周圍的區(qū)域被騰空,變成了一個小廣場,使得紀念碑顯得莊重、威嚴。198師在高黎貢和騰沖的戰(zhàn)斗中,全師傷亡超過6000人,陣亡團長1人,營長7人,連、排、班長犧牲近百人,損失巨大。但它是攻打騰沖的幾個師中,戰(zhàn)斗最為勇猛的部隊。師長葉佩高,自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不管是正面激戰(zhàn),還是蘇南、皖南的游記戰(zhàn)(國軍也有游擊隊),都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。1945年,為了表彰葉將軍的功績,盡管他的54軍并沒有駐扎在海南,但國民政府還是委派他前往海南,接受日軍投降。
198師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碑。
國殤墓園
遠征軍和駐印軍獲得勝利后,在每一個戰(zhàn)場旁,都修起了墓地,安葬陣亡的將士,重要戰(zhàn)場還修筑了紀念碑。遺憾的是,不管是我國境內,還是緬甸境內,這些墓地和紀念碑,全部遭到了破壞,進入80年代,云南各地陸續(xù)進行了修復,開始有些遮遮掩掩,比如保山的第八軍紀念碑,修復后成了滇西抗戰(zhàn)紀念碑,后來進步了,一個月前修復的昆明圓通山的第八軍紀念碑,就是完全按照原貌施工的。
在滇西不止一個地方,當時都修建了國殤墓園,其中,最出名的國殤墓園,是位于騰沖城西南側,寶峰路上的國殤墓園。這座墓園建于1945年7月7日,也曾經被毀壞,當年還建了黨校,后來被恢復了。我相信,再無動于衷的人,來到這里,也會受到震撼。
騰沖國殤墓園大門。
進門后的第一座建筑:忠烈祠。
蔣介石為忠烈祠的題詞。
忠烈祠東側的美軍墓地。
忠烈祠西側的英烈碑。
忠烈祠后身的小山上,是“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光復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”。
以塔為中心,整個山坡分為6個區(qū)域,以師為單位,安葬著3346位烈士。
文化大革命期間,整個墓園被毀。
墓園于1984年開始修復,但壓力巨大,不同意恢復者不在少數(shù)。
幸運的是,墓園終于按照歷史原貌,被恢復了。
這些為國捐軀的兵士,也許可以瞑目了。
國殤墓園大門西側,有個“倭冢”,148聯(lián)隊長藏重康美等4名日軍軍官葬于此處。
在忠烈祠的側后,我看到了寸性奇將軍的墓地,寸將軍就是騰沖人,在云南講武堂畢業(yè)后,先是參加了孫中山的同盟會,而后成為一名出色的指揮官。1939年,寸將軍作為3軍代理軍長,指揮部隊在中條山阻擊日軍,獲得勝利,日軍檢討失敗原因時寫道:支那軍第3軍戰(zhàn)力頑強,機動果敢,皇軍不能把握戰(zhàn)機所至。1941年,日軍又一次進攻中條山時,寸將軍左腿被炸斷,無法行走,遂拔劍自殺,壯烈殉國。
2011年,國殤墓園從緬甸迎回19位遠征軍官兵的遺骸,在忠烈祠西側建起獨立的墓地。事實上,緬甸境內還有大量遠征軍的墓地,多數(shù)已經面目全非。
與國殤墓園一墻之隔,是新建的“滇西抗戰(zhàn)紀念館”,我認為,這家紀念館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紀念館。它的展示設計水準極高,展品非常豐富,展示內容詳實。每一個來到騰沖的人,都應該拿出至少4小時的時間,來到這個紀念館,仔細看看(免費參觀,周一閉館)。
在這里,我第一次見識到了完整的日本陸軍的單兵裝備(下圖中包括:帳篷、毯子、水壺、餐盒、綁腿、作戰(zhàn)靴、鐵鍬、子彈盒)。
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中,見過很多日軍的制式步槍:三八式步槍,但在這里,第一次見到了懸掛著太陽旗的三八步槍。
在滇西抗戰(zhàn)、緬北反攻過程中,不僅有美軍整建制的部隊參戰(zhàn),在遠征軍戰(zhàn)斗序列中,還有一支4000人組成的美軍顧問團,他們分配在各個部隊,培訓中國士兵,手把手地教他們使用先進的武器,在作戰(zhàn)時,他們幾乎都跟隨一線部隊,身處火線最前沿。紀念館里,如實記錄了這段歷史。
由于內戰(zhàn),留在大陸的抗戰(zhàn)老兵中的多數(shù),日子過的都不怎么樣,盡管他們中很多人在1945年勝利后就退伍了,但在五六十年代,他們還是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。在文化大革命中,有位老兵連續(xù)被批斗,實在氣不過,說:我只打過日本人,又沒和共產黨打過仗,你們干嘛老和我過不去?
眼下,健在的老兵越來越少,每年都有老兵離開人世,在紀念館里,留出了這片空間,就是為他們預備的。這片空間對于老兵來說,是忍氣吞聲幾十年之后的一種慰藉,對于整個民族來說,是對歷史的尊重。
任何一個國家,只有正視歷史、尊重歷史,才有可能從歷史中總結教訓、汲取經驗,才能在以后的發(fā)展道路中,少走彎路,少交學費。如果因為政治回避歷史、修改歷史,把歷史變成為己服務的工具,結果只能有一個:不斷地重蹈覆轍。整個國家,不斷地周而復始。
我有個小外甥,才十幾歲,放學后回到家說:以后再也不買日本貨和美國貨了,因為日本人占了釣魚島,美國人老是和中國作對,以中國為敵,幫助日本人欺負咱們。確實,每逢提到釣魚島,網絡上便一片群情激昂,我建議,每一位熱血網友,都應該首先來一趟騰沖,來到國殤墓園和紀念館,仔細看看,深深想想??偨Y這里的教訓與經驗,因為,如果將來真有戰(zhàn)爭,光有熱血不夠,還得有智慧。
#星爺與海馬S7# 感受滇西抗戰(zhàn) 系列游記目錄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