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04月27日 13:44 | 來源:車訊網 | 作者:李曉紅 | 我要評論() |
【車訊網 報道】2012北京國際車展于2012年4月23日-5月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新館)和中國國際展覽中心(靜安莊)老館隆重舉行。車訊網以“決戰(zhàn)紫禁城”為主題全程24小時進行報道,同時邀請車企高層、行業(yè)專家、經銷商、零部件供應商等進行高端訪談。以下為中國汽車畫報執(zhí)行主編劉鴻倉做客車訊網直播間的訪談實錄。
中國汽車畫報執(zhí)行主編劉鴻倉
主持人:決戰(zhàn)紫禁城,2012北京國際車展車訊網高端訪談。我們有幸請到了中國汽車畫報執(zhí)行主編劉鴻倉先生。
劉鴻倉:大家好!
主持人:劉老師,您這兩天參展的最大感受是什么?
劉鴻倉:我覺得還是有一些讓人感覺到驚喜的車。不光包括國外的品牌,國內的品牌也有一些。保外幾個品牌的SUV,蘭博基尼、賓利、瑪莎拉蒂的,都讓人感覺眼前一亮。國內的品牌,我看到吉利推了一款好像叫GX5的概念車,一個小的SUV,非常棒,很好,非常漂亮。
主持人:今年車展可能亮點最大的是新能源車和自主品牌,您覺得新能源車有什么革新嗎?
劉鴻倉:我覺得新能源車是一個相對界定不是很清楚的概念,我們說新能源車就得分開來談,主要還是電動車。這屆車展上比亞迪和戴姆勒一塊兒推出了騰勢品牌,也推出了第一輛概念車。之前已經有了,比如說,雪佛蘭的沃蘭達,沃爾沃C30電動車。目前為止,可能大家在電動車上已經到達了一定的水準,但是可能大家都不太容易能夠突破,起碼在這個時間點上??赡茈妱榆嚨男阅鼙舜瞬畈欢?,純動能跑100多公里,充8—10小時能充滿,車的重量比普通車重兩三百公斤。大家都在這個狀態(tài)上??赡芤院罅慨a的產品大致基本上定型了。不一樣的比如說適用環(huán)境,或者賣給誰,國家可能有相應的補貼政策。但是產品上,起碼不會有誰突破一下。說我這個產品充一宿電,跑500公里,沒有。
主持人:自主品牌方面呢?
劉鴻倉:大家紛紛推出了很多的新車型,包括北汽、廣汽、華晨,等等。但我覺得真正有競爭力的車型不太多,廣汽的傳祺SUV還不錯,華晨的SUV也不錯,剩下的榮威950,北汽有一個C70、長安逸動,這些車型相對來說競爭力比較強。自主品牌有80多款首發(fā)車,真正有亮點的以后在市場有生命力的,可能不超過10款。
主持人:今年汽車市場增速放緩,自主品牌面臨的壓力比較大,您怎么看?
劉鴻倉:自主品牌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說,就是合資企業(yè)里面的自主品牌。比如說這一次我們看到啟晨有D50,后面思域出了一個思銘的車,之前廣本早就出了理念S1,包括寶駿630也是這個類型的車。實際上很多合資企業(yè)利用自己以往的產品和技術,包括生產設備,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,打造一個新品牌。實際上就是過去成熟產品的低端車型。啟晨就是翼達,寶駿就是過去的凱越,說白了這些產品并沒有實際推出市場,而是改頭換面,做了一個小改臉,然后再推出,同時跟本土的品牌競爭。這樣的話,本土品牌就面臨著比較大的壓力,因為他們在技術上相對有優(yōu)勢,最重要的一點成本有優(yōu)勢。一個車型的生產和制造,在之前的已經銷售的幾十萬輛分攤了大部分成本,剩下再賣出去的車,實際上賣出去的就是材料的錢,是很便宜的,我可以論斤賣,我可以論鐵的價格賣,這樣的話,自主品牌面臨的壓力是比較大的。
主持人:您覺得我們自主品牌到底該怎么面對這樣的壓力?
劉鴻倉:最主要的還是要抓住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的需求,不能期望太多的國家支持。這個市場越來越多是自由競爭的市場,消費者面臨的選擇也是比較自由的。消費者不管你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,還是合資自主品牌,只要覺得產品合適就會選購。這個時候最重要的自主品牌優(yōu)勢,我們都是中國的企業(yè),都是中國人在運作這個企業(yè),最重要的是要研究中國的消費者心里需求的是什么。我想最能了解中國市場的就是自主品牌,有了這個之后,反向可以推出一些適合市場的產品,獲得消費者的認可。從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上,我覺得現(xiàn)在有些自主品牌的產品已經具有一定的競爭力的。
主持人:我們今天車訊網拆車坊的發(fā)布會,您之前了解嗎?
劉鴻倉:我了解。其實最早是我們中國汽車畫報新做的,最早拆了一輛斯巴魯,拆之前做了一個測試,拆之后做了一個測試,而且做了一個數(shù)據(jù)的對比,而且那個車到后來一直當作試駕車,我覺得那次我們做的選題還是很成功。后來大家就開始效仿,而且車訊網把這個做成一個品牌的欄目,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。
主持人:您覺得拆車對消費者來說是提供了一個更透明的環(huán)境,還是怎么樣?
劉鴻倉:對這個事情感興趣的消費者不一樣,有的人注重一些,有的人不一定注重。可能有的人買車的時候更看重的是配置,廠家給的優(yōu)惠政策,還有價格。有人更注重內在質量怎么樣,拆開以后會怎么樣。拆開以后是不一樣的。
主持人:您也是很多年的媒體人了,今年的汽車市場來看,今年跟前年不一樣,前年是井噴式增長,今年放緩了。您怎么看?
劉鴻倉:前年井噴式增長是有一個前提是2009年太低了,所以說2010年、2011年才有大幅度的增長,實際上是給2009年的反哺。按正常的增長率,應該不會有這么多。我覺得我們這個產業(yè)照目前為止,只要能夠維持一個小幅的增長已經很可觀了,現(xiàn)在已經接近2000萬輛的規(guī)模,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,每年只要把這些車生產出來賣出去,就很可觀了。
主持人:前兩天新能源產業(yè)路線完全明確下來了,您覺得這對以后的產業(yè)發(fā)展有什么樣的指導意義?現(xiàn)在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完全普及,最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什么?
劉鴻倉:我對于政策的制定和發(fā)布,我覺得可能很多時候是有點一廂情愿的感覺。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,我們的汽車市場的發(fā)展很重要的還是要依賴于消費和市場本身的自然導向。我們的指導意見對于某些企業(yè)可能有好處,但是不一定真的能夠把消費者引導到那個地方上去。說到新能源車的發(fā)展,我覺得目前來看,這不是一個不做不行,或者晚做一天就不行的事兒。我們看到汽油車,包括柴油車,這種傳統(tǒng)能源車,在歐美成熟市場發(fā)展了100多年的時間。他們通過治理環(huán)境,提高排放標準,一樣可以把環(huán)境治理得很好。并不是說有了電動車環(huán)境才好起來,到國外都是汽油車,也沒有覺得環(huán)境差。所以我們更多的要學習的是,如何在現(xiàn)有的情況下把環(huán)保問題做好,不能完全基希望于電動車。如果我們做得不好的話,大街上到底出電動車,環(huán)境也不一定好。
主持人:很長一段時間電動車和傳統(tǒng)車是并行的發(fā)展趨勢?
劉鴻倉:并行都到不了,新能源即使發(fā)展起來,可能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我們以前專門就這個事兒同行和相關的人討論過,我們的討論結果,可能先買新能源車的人首先是經濟條件比較好,家里有車庫,再有可能買這個車只在城市里面用,他可能有好幾輛車,自駕游可能就用別的車。這幾個條件一刷,可能買得起新能源車的人就不多了。特別在現(xiàn)在新能源車成本并沒有降得很低的情況下,這是一個比較現(xiàn)實的問題。
主持人:您覺得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未來多少年之后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發(fā)展?
劉鴻倉:我覺得汽車的很多發(fā)展首先要依賴于技術的進步。技術如果沒有特別大的突破,特別在成本控制上沒有特別大的突破的話,只能依存于現(xiàn)有的技術平臺制定產品的策略。比如說很多電動車定型以后,大致就是充10小時電能跑150公里,我們只能按照這個大體規(guī)劃做出一個電動車的概念車,再通過實驗驗證。如果技術沒有突破,以后的技術可能也是這樣的,充10小時電,跑150公里。在這個基礎之上,可能要根據(jù)這個情況,在城市里面建一些充電站、充電樁,再把家里的一些合適的地方改造成充電的車庫。而且即使在這個前提下,還要通過國家的一些政策扶植,可能電動車才一定的銷量。像33萬的比亞迪E6,沃蘭達49.8萬的價格,沒法走進市場,完全不可能。
主持人:非常感謝劉鴻倉老師接受的訪談!謝謝!
劉鴻倉:謝謝!